環保署:2030年盼回收塑膠有25%產業重新使用
2020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論壇登場,聚焦塑膠、營建與農業。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及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Christensen)等人都出席。沈志修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期許台灣在2030年時,回收的再生粒料如塑膠,能有25%回到產業使用,也希望2050年達到全回收、全循環、零廢棄目標。曾文生則表示,首先要盤點有哪些法規障礙要突破,因事業單位會先面對到的問題就是廢棄物處理;其次則要掌握回收利用的狀況,透過建立物質流資料庫,就能用數字進行管理。台灣的回收一直做得很好,盼能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更好的循環系統,產業、消費者在未來產品製造上、商品選擇上,會有更多循環再利用的機會。READ MORE
彭裕民指路 循環經濟創造新價值
循環經濟策略辦公室主任、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指出,循環經濟不能只講循環,一定要談經濟,台灣有好的供應鏈,應積極超前歐美國際大廠要求的目標,「在循環經濟裡創造新的價值,帶動台灣新經濟。」彭裕民說,推動循環經濟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筆電、成衣鞋子很多都在台灣做,百分之3、40的副產品留在台灣,不做環保就成環保問題。台灣過去生產是線性經濟,不能說沒有汙染,而重新從循環經濟角度,產品可循環有高價值,加上本地有污染處理方法,搭配健康生活,可成為綠色新經濟,大家可以一起來觀察。READ MORE
新農業與循環經濟:「加二」不該被遺忘
【作者/黃育徵】2017年行政院推出『五加二』產業政策中的「加二」正是「新農業」和「循環經濟」,是兩個長遠、前瞻型的國家發展願景。「農業」和「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兩大引擎。它們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會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態、國家治理、社會價值、生活環境和方式,進而決定社會和國家的「韌性」與「永續性」。有鑑於國家需要有更長遠、宏觀、創新的政策規劃,我們呼籲政府不但不能讓「新農業」和「循環經濟」消失,而且更要掌握機會,加碼和國際社會合作,歸零思考、重新設計前瞻的農業發展和經濟模式。READ MORE
貢獻「循環經濟」 IKEA將在全球27國以最高半價回收舊家具
為了減少每年廢棄家具的數量,全球最大家具連鎖「宜家家居」(IKEA)將在全球27國搶先試辦舊家具「購回」(Buy Back)活動,向老顧客買回IKEA售出、狀態仍良好的舊家具,部分將在賣場內開闢「二手專區」轉售、部分捐贈給當地社區或回收。這個全球性的計畫將使用可在IKEA店內使用的折價券,來購回二手家具,價值將取決於保持的狀況。READ MORE
遠東新世紀與adidas及海洋環保組織共同合作「海洋回收紗專案」
遠東新世紀與adidas及海洋環保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共同合作的「海洋回收紗專案」,致力解決廢棄塑料威脅海洋,今年擴大專案覆蓋範圍,攔截海洋廢棄塑料已累積逾6,000公噸並轉換為全新商品。 2020年adidas更以各國都市地標為設計靈感推出造型前衛且款式限量的Primeblue「城市跑鞋」,廣受消費者好評,讓環保結合時尚,成為流行新趨勢。READ MORE
瞄準11億商機!牡蠣殼變加熱包 餐包加冷水就能燒滾滾
台灣每年產生16.9萬公噸的廢棄牡蠣殼,其中有2.3萬公噸未能妥善處理。過去牡蠣殼的應用主要約有42%製成飼料,21%製作堆肥,11%用作育苗栽培介質,附加價值普遍不高。廢牡蠣殼經常堆疊養殖池邊,不僅占據空間,且廢殼殘肉容易造成環境汙染。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研發「即食調理餐包加熱套組」,利用牡蠣殼製作自發性加熱包,相較一般化學合成的發熱包,更為天然、環保、安全,且成本降低20%,未來台灣常溫調理食品市場高達11.5億產值,水產試驗所推出牡蠣殼發熱套組盼搶占先機。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