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902期
 
TCE100精選會員
三福化工公司 
1952年,三福集團從位於板橋的三福化工廠奠基。草創初期係以自行研發生產技術,製造食品添加劑等化學原料為主要營業項目。半個世紀以來,三福在台灣深耕,向全球拓展,企業規模已由單一的化工廠擴增至高科技的特用化學品、飲料及食品等,朝向多元化發展。秉持著「創新、誠信、簡樸」的經營理念,激發員工智慧,鼓勵創新,運用先進技術,持續為客戶產品加值,致力成為客戶的最佳事業夥伴,並本於誠信經營原則,提供質精價廉的化學品給各行各業。此外,也積極媒合新的供給與需求,開拓新的業務機會。
大東樹脂化學公司
大東樹脂創立於1955年,始終秉持『品質、技術、服務』的創業理念辛勤經營,不但開創國內製鞋接著劑之先河,並不斷自行研發出無數產品,開發水性PU環保膠、TPU彈性體、乾膜產品以及特殊化學產品等,建立大東樹脂正派經營的企業聲譽,六十幾年來不斷追求研發創新,開發綠色環保產品,貫徹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理念,永續經營。
近期活動
9/14
半導體永續力國際論壇
因應環境氣候變遷,永續議題之發展勢不可擋,2022年3月台灣政府所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顯示全球的企業和個人都須將淨零目標落實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裡。今年「SEMI半導體永續力國際論壇」,將聚焦永續發展下的零廢減碳綠色創新轉型及環境永續創新科技兩大主題,透過領導企業的案例分享,探討供應鏈韌性強化,協助產業鏈從前端到後端全面推動永續升級,創造永續新價值。
9/16
循環低碳碳化矽晶圓製程技術創新講座
材料國際學院「循環低碳碳化矽晶圓製程技術創新講座」來囉!9月16日正式開課,將邀請無機粉體材料與製程之上中下游廠商及研究單位共同參與,透過實體參訪、互動增進合作關係,促成跨領域整合與研發,開拓循環材料創新應用市場。課程內容聚焦在碳化矽長晶熱場模擬、碳化矽長晶驗證等主題,邀請產學研專家授課與交流,透過循環碳化矽長晶坩堝測試驗證,期提升國內低碳碳化矽長晶技術能量。
9/28
塑橡膠永續發展論壇
「塑橡膠永續發展論壇」將於9月28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重量級講師雲集,上午場「零碳未來-智慧製造綠色生產」,邀請到台灣西門子數位企業駱奎旭總經理、鳳記國際魏燦文董事長、富強鑫集團王俊賢執行長暢談機械業的數位轉型及減碳趨勢;下午場「永續願景-新世代塑橡膠材料」則邀請在材料面的領導企業台灣巴斯夫、李長榮化工、遠東新世紀及ZwickRoell代表講師分享循環再生新材料的創新與應用,並於論壇中安排與塑膠中心蕭耀貴總經理座談,對塑橡膠產業從材料到製程的ESG永續轉型交換心得。
 
最新消息
焦點要聞
科學家開發新型樹脂,製成風機葉片後還可回收做成「小熊軟糖」
風靡全球、Q彈有嚼勁的小熊軟糖是許多大朋友的童年回憶。你能想像嗎?未來小熊軟糖的製作材料可能來自回收的風機葉片。美國科學家正在研究新型的複合樹脂,這種樹脂做成的風機葉片在到達使用期限後,可回收再製成小熊軟糖。為達成碳中和目標,很多國家大力推動風電跟光電等再生能源。不過,風機葉片的回收是個問題。目前的風機葉片大多由玻璃纖維製成,舊型風機葉片可長達半個足球場,新型15MW風機的葉片比百米跑道更長。葉片回收再處理不易,因此除役的風機葉片大多以破碎後掩埋處理。
焦點要聞
專家傳真-以金融影響力 驅動建築減碳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資源循環、能源轉型之外,位列碳排大戶的建築部門,亦屬不可或缺之一環。為此,愈來愈多國家已制定綠建築標準及推動政策,希冀藉以引領建築部門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而建物能否有效減排,固然需要建築設計、營建技術等專業投入,但金融業能否配合也是關鍵。尤其不動產有關放款向來是國銀業務核心,授信服務若能結合綠建築標準,不僅可實踐綠色金融創新,更能藉其發揮減碳影響力,引導建築部門朝淨零目標逐步邁進。
產業脈動
Northern Lights將以儲存方式處理最大化肥廠Yara所製造之二氧化碳,預計於2025年達成商業化
由Equinor、Total及Shell等石油公司合資成立的Northern Lights計畫,預計將捕捉到的二氧化碳注入北海海底的岩層中封存,以達到減碳效果。該計畫目前已與全球最大肥料生產者之一的Yara簽署協定,自2025年起儲存該公司產生之二氧化碳。此協議為全球少數大規模碳儲存案例,在歐盟碳稅每公噸已達100歐元時,碳儲存已經具備商業化可行性。
產業脈動
美國最快2024實施CCA碳關稅,加計歐盟CBMA,台灣每百美元出口就有21美元將面臨碳關稅規範,哪些產業最該注意?
歐盟CBAM碳關稅才剛一讀通過,美國國會也加緊推動美版碳關稅法案,合計占台灣直接出口21.8%、金額逾千億美元。兩大市場的碳關稅有何異同?對台灣的影響為何?美國氣候立法頻頻出招,除了通過美國史上最大的氣候投資法案:《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美國參議院6月7日還提出美版碳關稅:《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簡稱CCA)。一旦通過,美版碳關稅將在2024年上路,後來居上,比2027年才要正式生效的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更快。兩大先進市場加速推動碳關稅制度,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產業脈動
制度落地不能少了金管會!一文拆解碳交易10步驟
談到碳交易制度,李堅明再三強調,「減碳行為不需要閉鎖在一個國家,在策略布局上要open-minded,跳脫『自己的碳自己減』的思維。」 2005年起,經濟部工業局推動自願性節能減碳,卻發現產業減碳潛力愈來愈低,平均年減排量從2013年的152.6萬噸CO2e,降至100.5萬噸 CO2e(2021年)。李堅明直指,製程改善才是產業最主要減碳來源。原因在於,對人類而言「花錢即代表損失」,因此當企業或工廠的製程設備年限太長(逾20年)或投資金額大,難以被觸發汰換,就會產生「碳鎖定」(Carbon lock-in)現象,亦即鎖定「減碳」這件事。
電子報訂閱中心 聯絡我們 關於TCE100 Copyright © CEPO
CEPO LOGO
106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號6樓605室 Facebook 粉絲專頁 icon

本站由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委辦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產業服務中心 製作